如前文所述,直到这个版块开放之前,我们都是默默的“产品人”,试图用自己的行动,产出来证明和改变一些东西。
然而事实上,现在的世界并不完全认同,所以迫不得已我才尝试出来说点什么。
人类最大的进步在于懂得如何使用工具,就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前半段,猩猩学会用骨器之后,在它用来厮杀之前首先学会的是玩耍。如果这是历史,那我只能说历史惊人的相似,这里没有贬谪玩家的意思,我也是玩家,然而在这之前我们都有一样的先祖(扯远了)
希望之地曾经提供2种不同性质的工具,一种是借以工具可以创造的,一种是借以工具可以享受的,在这两种工具的运营当中,我看到了它们给玩家群体的截然不同的影响。
有这方面才能的、足够作的试图创造的人尝试使用前者进行创造,并在他们的创造没有得到足够的反馈时暴走,而卫道者则点燃了战火,一个普通的创造性工具导致了极其复杂的事故。
在创造型工具群体中,大家学会创作给自己带来愉悦,出于分享给所有人带来愉悦,然而在特定的群体里,这样的快乐并没有最终自洽。 我所期待的以创作的真意影响更多玩家加入创作群体这件事情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下,群体和先期的创作者开始寻找自己的自洽,并最终促使希望之地完成了整个环状结构的闭合。
我把这样的流程简单概括为 探索-创作-分享-自足-求和-自洽
而享乐型工具的存在则截然相反,汉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娱乐性和保障娱乐性为前提,玩家使用工具进行了不可思议的衍生和探索。 汉化工具与其他纯娱乐性质的工具不同,对于一个巨型的MMORPG来说,汉化是逐步的,而在一个完全不具备外文基础的群体当中,汉化工具的不完整反而成为了这个群体稳固的基石,汉化工具的汉化程度在30~40%期间这个群体达到了不可估量程度的坚实(当然和游戏本身的热度也许有关)。 40%的汉化阶段之前玩家群体当中更高更密集的出现探索型而非享乐型的群体,人们在自给自足这件事情上迸发出了空前的积极性,对于一个极大规模的游戏来说,有些玩家甚至钻研到了生产生活系统这样的深度本身就令人钦佩,何况他们还会进行分享和教育。
我把这样的流程简单的概括为 探索-分享-自足-创作
然而在后者当中,我们并没有完成玩家的求和和自洽,在每一个自足-求和,以及创作-求和之间,总会存在一个巨大的分歧和爆发,这是玩家群体形成创造型闭环之前存在的巨大磨难,关于这个磨难,也许我们之后会深入的探讨,但中间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如何让每一个玩家在奉献的过程中以何种形式证实自己的价值,促使他从这个价值当中寻找自己在现实世界里产生同样价值的追求。
脱离纯粹理论的探讨,走到现实当中,这个问题变得十分简单,一个Moder可以在探索-创作的过程中习得Photoshop工具、3dsmax工具,会因为需要画dds贴图而去学习绘画从而提升自己的Mod精度和自定义程度,在希望之地这样的类二次元群体当中追求一切认同和证实的过程里,他/她同样能够获得一个甚至多个“准三次元”的生产型技能。 我想这便是希望之地所追求的“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
所以这里我想提出一个疑问,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让这样的正向循环大量的发生,虽然中间要克服很多困难。
而这样的正向循环,是否存在给游戏领域输送真正爱着游戏,从游戏当中汲取生存技能并在现实中得到足够承认的人?
最后,这样的循环是否能真正驱动一个论坛或者社区朝着我所希望的方向前进,是否能促使更多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
|